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炮灰表小姐 第101节 (第2/2页)
??俞景行记得宋嘉月过去和他讨论的一些东西。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意味着女子只能作为依附男子的存在。命运被攥在别人的手中,能不能过得和便只能看运气。很多时候,小娘子如若在夫家被苛待,因为一句出嫁从夫,就得在不幸里磋磨一生。” ??这样的观念对女子而言毫无疑问是一种禁锢。 ??那些想要维护自己地位的人,同样容不得遭受反抗。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他们必定会狠狠惩罚每一个敢反抗的人,甚至狠狠惩罚那些生出反抗念头的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如果单论这个,俞景行也是吃过苦头的。 ??他对罗承宗的看法没有什么意见,无非是晓得其他人不会答应,主动提出一个折中的看法。沈勇刚直不阿不假,但在这些事情上,同样有些迂腐。 ??那些认同沈勇的大臣,必定不会肯答应无罪释放卢氏。 ??即便她在狱中受过那么多的罪。 ??永平帝问罗承宗、俞景行、沈勇三人怎么看。 ??俞景行说:“卢氏对他人生出歹念,又已付诸行动,虽未得逞,但此等行径终究不可得到纵容。只是,卢氏在狱中已受过许多刑罚,本人早已悔改,兼其这婚事做不得数,便谈不上弑夫之罪,因而从轻处置并无不妥。” ??罗承宗、沈勇均未改变自己原本的意见。 ??最后全靠永平帝定夺。 ??永平帝认可了俞景行的这一番说辞。 ??他下令让卢氏领杖责五十,之后便恢复自由身,可回河间府去。 ??“河间府竟闹出这么一桩冤案,可见这地方上上下下都是吃干饭的!”一直面色不愉的永平帝,手中的大棒终于落下来,“依朕看,这群人更应该受罚。” ??一句话定调。 ??不久后,河间府的官府,免职的免职、降职的降职,近乎翻了个底朝天。 ??…… ??这一天,用过早膳,宋嘉月送俞景行出门。 ??他们牵着手走到宅院门口时,忽然一群人激动冲到他们面前。 ??男女老少都有。 ??个个对俞景行千恩万谢,又是鞠躬,又是要下跪。 ??宋嘉月起初被他们的阵仗吓了一跳。 ??听明白是为着什么事,她禁不住心生感慨,说不出的滋味。 ??卢氏这一桩案子尘埃落定之后,邺京城里随之传开了。 ??宋嘉月有所耳闻。 ??她同情卢氏的这一场遭遇,晓得卢氏受了很多苦,但是不认为俞景行的做法有很大的问题。哪怕她希望卢氏不用挨这顿板子,也必须承认,这个结果不坏。 ??很多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俞景行选择折中一点的路子,反而保全卢氏。 ??俞景行要去衙署,那些人恨不得一路跟着马车走,宋嘉月想和他说话也说不上,到头来被俞景行带上马车。这是不得不把人送到大理寺门口去才行了。 ??“留下你,没准儿缠着你不放。” ??俞景行略略解释自己的行为,“正好也多陪我一会儿。” ??“听别人夸你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宋嘉月笑,“一片好心不被辜负的感觉,是不是一样挺不错?” ??“那不是因为我夫人说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么?”俞景行不无调侃道,“为了不让我夫人跟着我过那种日子,我只好努努力,做点事。” ??这样一句土里土气的话从俞景行口中说出来,格外好笑。 ??宋嘉月仿佛被戳中笑穴,一路乐不可支。 ??一整天,每当想起俞景行这句话,宋嘉月忍不住笑。以致于俞舒宁好几次见她明明在埋头做事,却突然自顾自笑了起来,问她有什么高兴事也得不到回答。 ??傍晚时分。 ??宋嘉月前脚送走俞舒宁,后脚俞景行也放衙回家。 ??天色渐晚,夜幕降临。 ??两个人用晚膳的时候,宣平侯府突然来人,说是俞舒宁不见了。 ??俞舒宁没有回侯府。 ??准确来说,她不知去向,寻不到半点踪迹。 ??这太过诡异了些。 ??何况,俞舒宁身边分明是有车夫和丫鬟跟着的,几个人如何会一起不见? ??宋嘉月和俞景行的一顿饭因为这个消息再也无法吃得下去。 ??他们马上派人出去寻找俞舒宁的下落。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ヽ(??▽?)ノ ??第82章 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