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6节 (第3/3页)
磨叽作甚?我还能背地里为难他不成?” 老叟道:“听说他连四书都还没看完,前期自然得交给你带。” 池青一口肉噎在喉咙里,险些没给憋死,他怒目而视:“你自己接的差事你自己整,别想推给我。” 他端起杯子往嘴里灌茶时,老叟幽幽道:“谢家丫头又来信了。” “噗——” 池青一口水喷出去了大半,还是被呛得不轻,他用手巾狼狈抹了一把脸:“我教还不成么,你那边别往京城回信。” 楚言归不知他们二人在细说些什么,只是瞧着他们时不时又看自己一眼,心中到底是有几分不安。 如果……他们真要为难阿姐,店里有邴绍和楚忠在,二人功夫都不错,倒是可以拿下他们,但怎么善后,这超出了楚言归的能力范围,他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到。 姜言意回来时,池青二人还没离去。 进店看见楚言归在柜台处,神情阴郁,她当即问了句:“不是让你在房里好生歇着么,怎到店里来了?” 楚言归没说自己是想帮她看账,笑道:“在房里闷得慌,出来透透气。有个送酒的老翁来店里了,正跟熟人用饭呢。阿姐回来了,生意谈得可还顺利?” 姜言意瞟了一眼柜台上的账本,见明显是核算过的,就知道楚言归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帮自己。 都是亲姐弟,她知道楚言归这么说,是怕自己不让他操劳,她答道:“挺顺利的,不日便可开工了。” 那面坊东家欠了不少债,赌坊把面坊压了极低的价钱,要拿面坊去抵债,所以碰上姜言意想盘下面坊,少东家都快火烧眉毛了,也没跟姜言意扳扯,以三百五十两银子成交。 面坊里做面的老手都是家奴,卖身契一并给了姜言意,姜言意和面坊东家去官府过了户,如今那面坊的地皮和面坊的人都是姜言意的。 虽然把存的银子花了个精光,但姜言意心中还是高兴,只要方便面开始大规模生产,用不了多久总能赚回来的。 她回来时想起馋了好几天的鸭脖,顺道买了几只鸭子回去,准备当庆功宴。 杨岫拎着几只鸭子进了后院。 这个时辰店里的客人已经多了起来,姜言意见老叟跟池青坐在一起吃饭,想到老叟跟封朔都熟,认得池青也就不奇怪了。 她拎着茶壶上前去给他们添了些茶水,笑着打了个招呼:“池军师,老先生。” 池青点头致意,老叟则笑呵呵回了姜言意一句:“你这店里布置得好,锅子也做得好。” 姜言意道:“您谬赞了,不知您今日送酒来,叫您久等了。” 老叟摆摆手:“不妨事不妨事,这不正吃着呢。” 姜言意便道:“那您先吃着,吃完了回头咱再把酒过个数目,把帐结清。” 老叟点头说好。 姜言意进了后厨,池青才瞟了柜台处的楚言归一眼,似笑非笑问老叟:“你猜门口那小兔崽子先前阴着脸在想什么?” 老叟吃着肉不搭话。 池青道:“他怕是在想着怎么让店里两个练家子把你我二人绑了。” 老叟干咳两声:“这不挺有野心谋略的吗?你先练练他。” 这次是池青喝着汤不出声了。 老叟显然一开始是打算自己教楚言归的,只不过问了那个问题后,才改了主意。 池青在军中被称为笑面虎,那是除了一张脸白白净净,从心肝到肠子都是黑的。楚言归虽年岁尚小,但骨子里透着一股狠辣劲儿,这二人将来若是对上了,不好说。 老叟自然不愿自己教出来的弟子自相残杀,前期让池青教楚言归,互相磨磨性子,将来不管二人到了什么局面,都有这份师兄弟的情谊在里面,不至于闹到争锋相对、非死即伤。 姜言意搓着手在厨房炖酸萝卜老鸭汤,这个天气,就适合喝点酸酸暖暖的汤,滋补又开胃。 她把洗干净的鸭剁块,锅里烧水,下料酒、姜片,把鸭肉焯水去腥,捞起来洗掉血沫后,放进砂锅里加高汤炖煮。 酸萝卜切块一起放入砂锅,葱姜、桂皮、八角安排上,慢炖一个时辰就能炖出汤色澄亮的老鸭汤。 砍下来的鸭脖她留着没用,打算和买回来的鸭脖一起做卤鸭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