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印象土耳其 (第7/17页)
人的遗体最后安息于石棺地下7米的地方,那里堆砌着从全国各地运来的土壤。 ◎博物馆和大城堡 整个陵墓建筑群由东西南北4条柱状回廊围成一个四方形大广场,广场的正面是“荣耀大厅”,即阿塔图安卡拉老城区的著名景点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和大城堡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的重要地位仅次于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馆内收藏的展品大多是安纳托利亚一带的文明古物。 博物馆的屋顶上方盖有10个大圆顶,它本身就是一座15世纪的古老建筑。室内的展品涉及多个历史时期,包括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石器铜器并用时期、铜器时期、亚述帝国时期、弗里吉亚时期、乌拉尔图时期、吕底亚时期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如红牛壁画、哈吉拉尔彩绘陶器、三头鹿太阳盘、坐在豹头王座上的女神、弗里吉亚折叠木桌等。 赫梯帝国曾在安纳托利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时期的文物占据了展厅正中心的位置,比如狮鹫兽、雷神浮雕、狮身人面像、狮子门石雕等。另一些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雕像,则被安置在地下楼层。 大城堡位于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旁边的土丘上,这座城堡有内外两道墙,外墙建于9世纪拜占庭帝国米凯尔三世时期,内墙建造于7世纪左右。兴建堡垒时使用的建筑材料大多取自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城墙石块,如今人们看到的大城堡,已在塞尔柱时期和奥斯曼时期进行过几次重修。大城堡的制高点是位于北端的白色堡垒,站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安卡拉市中心。 除了以上提及的三大代表性景观之外,安卡拉比较有名的古迹还有尤利阿奴斯之柱、罗马澡堂遗址、奥古斯都神庙、科贾泰佩清真寺等。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安卡拉已从安纳托利亚古代文明的最佳根据地转变为土耳其的新首都。由于身处腹地中心,安卡拉极具地利之便,游客们在遍览市内景点之后,还可以前往附近的哈图沙什遗址,以及景色绝妙的卡帕多西亚地区。 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内景 阿塔图尔克陵墓 作为土耳其共和国新时代标志的阿塔图尔克陵墓,为纪念土耳其的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而建。 伊斯坦布尔 繁华的“三朝古都” “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连拿破仑都能生出如此感慨,更不用说其他人会把它当作土耳其的首都了。其实,虽然伊斯坦布尔现在是全国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但在此前它可是真真切切地荣任过“三朝古都”。若不是背景雄厚、资历丰富,人们怎么可能会犯下这样一个美丽的错误? ◎三大帝国,三朝古都 伊斯坦布尔位于土耳其西北角,扼守着黑海出海口,地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两岸,分为欧洲部分(色雷斯)和亚洲部分(安纳托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跨越两大洲的枢纽城市。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这座城市必有一段复杂的历史背景。确实,伊斯坦布尔在建城2000多年以来,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成为“三朝古都”。 公元前7世纪,麦加拉族首领拜占斯率先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高地,即现在金角湾的“皇宫岬”一带依山砌石,建起了一座卫城,定名拜占庭。其后一个多世纪里,拜占庭先后被波斯人、雅典人和斯巴达人占领。公元343年,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军攻入,统治了这片土地。两个世纪以后,罗马帝国又强势崛起。面对不断扩大的疆域,罗马皇帝决定在东部巩固统治基础,遂将拜占庭设为东都,揭开了它第一次成为王都的历史。紧接着,该城得到大规模扩建,跑马场等一些公共设施都建于这一时期。 19世纪,亚美尼亚裔俄国画家伊凡·康斯坦丁诺维奇·艾瓦佐夫斯基眼中的伊斯坦布尔。 324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将这座城市进行重修,他去世以后,拜占庭即改称君士坦丁堡。395年,当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首都,这是它第二次贵为王都。随后,城中相继兴起一批古典建筑,最著名的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6世纪末期,君士坦丁堡成为古丝路上的西部重镇,并在繁荣的商业贸易下得到大力发展。9世纪时,此地人口已超过了百万之众。 在繁荣与富裕光临的同时,战争的轮回也不期而至。9~10世纪里,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突厥人屡屡进犯,君士坦丁堡陷入战乱之中。进入13世纪,十字军继续攻入,该城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半个世纪以后,它才渐渐有所复苏。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攻陷了这座坚固的城堡。君士坦丁堡从此改称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都,这是它第三次成为王都。与此同时,伊斯兰教开始渗入,伊斯坦布尔开始呈现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大融合的局面。其后,一大批融合了双重文明的著名古建筑逐步出现,曾被毁坏的拜占庭古城墙、引水渠、储水宫也得以修复。 几百年过去了,当奥斯曼帝国化为烟云,土耳其人民又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