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1章 汉军舰队入荆州 (第2/2页)
策,叔父,不如这样,我军水陆并进,我率一支舰队前出试探,袭弟领一军从这里登岸沿江而进。” “要是吴军出水营接战,那叔父在后引大军杀出,一举破敌,要是吴军退缩不战,则我军可以不用理会,径直往下游进军,建平之敌,留给大将军的中军处置。” “就依你之言。”罗宪欣慰的看了看自家的侄子,这侄子比儿子要聪明一点,也更加的有主见,这一次出的主意也是不错。 兵贵神速。 大将军赵广给自己的任务是进入西陵城中,与步阐会合,以固步阐坚守之心,要是为贪图建平这一点吴军,耽误了时间和战机,那他罗宪哪还有脸再到赵广缴令。 罗袭领了一队五百余人的小部队登上北岸,这里地势险峻,不好行走,许多地方还靠绳索牵引才能通过,不过,罗袭的这些兵卒长年在巴地生活行走,对此已是习以为常。 相反,要是换到平地上,他们可能倒是不适应了。 罗尚引十余艘走舸杀向吴军水寨,那厢留虑和朱琬其实已经早早得到消息,汉军舰队从上游杀将而来。 这让留、朱两人暗自庆幸,若不是镇军大将军差人来报,他们又抓捕了步家留在建平的人员,得到了确切的证据,这两人只怕还想不到西陵督步阐竟然和新汉那边有勾连。 步家的人平素行事太过高调,在吴营中是众矢之的,步璿所想的里应外合,哪有那么容易? 留虑、朱琬一番商议之后,两人决定还是稳妥起见,坚守营寨不出,永安大战之后,新汉的水军实力扩张的很快,在李遗的支持下,来自赤水上游的巨木被砍伐下来,作为新船的木料,这种坚硬的沉木在制作成战船后,耐冲撞力比吴军战船要强的多。 就战船的质量来说,汉军的实力已经高过吴军,吴军现在能比的,就是水战的战法要更加的丰富,配合上要比永安汉军更加的纯熟。 吴军不出战,罗尚在营外一番喝骂之后,也不再纠结,很快罗宪就带着永安水军的百余条战船杀到,这一支汉军舰队浩浩荡荡的经过,把蛰伏在水营中的留虑、朱琬吓的面如土色。 汉军竟然这么强大。 这不过是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那个快要亡国的蜀汉,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国力强大的庞然大物,那个赵广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 不提留虑、朱琬如何去想,就在罗宪顺江而下的时候,西陵这边的步阐已经被陆抗团团包围,动弹不得。 宜都。 吴军镇军大将军陆抗驻地。 得悉汉军顺江而下的紧急军报,陆抗迅速的调动兵力,开始布防江陵、宜都、西陵这条沿江防线。 江陵方向,陆抗留江陵督张咸固守江陵,令公安督孙遵在长江南岸的乐乡一带机动,以为张咸军之后援,同时也是防止汉军从南边的陆路东下。 西陵方向,陆抗亲率宜都太守雷谭、偏将朱乔、都督俞赞等将领,在西陵的外围督造围堵,也就是长围,主要的目的是隔绝城内的步阐军与城外的援兵之间的联系,从而降低城内守军的士气,进而为破城作准备。 在历史上,陆抗的这一策略取得了完美的结果,晋国荆州刺史杨肇被陆抗的计谋骗的团团转,不仅损兵折将,而且还差一点成了吴军的俘虏。 不过,这一回陆抗的对手已经换了。 他首先碰上的,是刚刚冲破了建平吴军第一道封锁线的罗宪。 留虑、朱琬的保守战法,没能挡住疾进的罗宪,相反,他们守在建平前有罗宪,后有赵广,已成孤军一支。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留、朱二人也有袭扰汉军补给的能力,如果他们能打得过随后跟进的汉军中军舰队的话。 江水上,汉军水师的艨艟战舰与吴军战船有很大的不同,得益于巨鲸号取得的辉煌战绩,汉军战船在建造时撞角多用铜铁打造,十分的坚固。 两翼的船舷处,有专门对付拍杆的钩子,一旦被敌船钩住,汉军可以迅速的用已方的钩子将对方的拍杆引向别处,这样一来,吴军的力量用到了不重要的地方,威胁也就小了许多。 同时,汉军一方的战法上,多采用近身肉搏的方式,随着大汉矿业的发展,铁器和铁制铠甲的出产量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军中需要,永安营将士全身顶盔贯甲,他们更喜欢登船近战,而不是跟只穿着轻便的片甲的吴军士兵远程对射。 以已之长,克敌之短。 罗宪一接近西陵附近,就下令全军靠岸,登陆后向吴军的外围直接发动进攻,打破一个点冲入城中,即是胜利。 罗尚、罗袭当先冲在最前,兄弟两个并肩作战,也存了比拼一番的心思,一时间汉军士气大振,直杀的吴将朱乔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