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52) (第1/3页)
正在这时,有记者问黎母:今后黎潮将以艺人身份,继续在娱乐圈活动吗? 黎母说:黎家尊重孩子的一切决定,这个问题,就由黎潮亲自来回答你们吧。 记者十分惊讶,说:黎潮也会出席这次发布会? 黎母说:这是与他有关的事情,他当然会来。只不过路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所以待会儿才会出来。 一听黎潮要过来,记者们心里瞬间涌现出很多问题要问。 为什么参加《男孩们》?想从选秀里得到什么?为什么退赛?今后有什么想法? 为什么不署名?写作《竟然》的灵感是什么?今后会继续做编剧或者导演吗? 跟陆迦林关系如何?对陆迦林的公开表白会作出怎样的回应?确实与陆迦林离婚了吗?结婚和离婚的理由都是什么? 诸如此类。 黎潮身上的点太多了,随便揪一个出来,就够写一篇新闻报道里。至于会起到什么效果,那就要看各家记者挑选的角度和立场,是笔下见真章的事情。 记者问:如果我理解得没错,这是一个嗯,认祖归宗的新闻发布会?可既然如此,黎先生为什么没有出现呢? 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黎母面色黯然,说:前阵子传出了一些消息,是关于我丈夫的身体状况的。谢谢各位对我丈夫的关心,在这里,我不得不向大家分享一则消息,我丈夫身体不适,已于日前住院相关治疗手段已经在安排中。不是什么困难的手术,成功率也很高,相信他一定可以痊愈,到时候再向大家做进一步的说明。 以黎家整体表现出的性格来说,公然宣布生病,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现场有了解黎家人的,都已经互相对视起来,眼神中充满了疑惑。黎家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故,才会采取跟以往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公布生病的消息,还公布亲生儿子的存在? 这两件事情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黎潮却不知道这底下的暗潮汹涌。 此刻的他站在后台,只差一步上台。 秘书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柔和笑容,对黎潮说:黎少爷,走出这扇门,外面就是发布会了。现场有很多记者都很关心你。 黎澄澈和陆迦林也站在身后。 黎澄澈咬了咬牙,说:我跟你一起去! 黎潮本来还不太想在聚光灯下接受无数拷问,但黎澄澈这么说了之后,他内心忽然生出一种奇妙的对抗感,然后脱口而出:我一个人去! 黎澄澈愣了一下。 黎潮强调一遍:我一个人去。 黎潮回头,看见陆迦林、黎澄澈和秘书全都望着他,三个人的目光各不相同。 陆迦林站得最远,但眼神最深,好像就这样望进了黎潮的心里。 陆迦林用口型说:别怕。 黎潮明明看懂了,却要装作没有看懂的样子。他仓皇转身,然后看到了黎母。 黎母端庄而亲切地对他笑了一下,随后朝他走过来,给了他一个拥抱。 黎潮依旧不适应与其他人肢体接触,于是下意识后退一步。 可这是把黎潮这个亲生儿子带到公众面前的重要场合,黎母已经提前铺垫了许多细节,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母慈子孝的现象,又怎么会让媒体抓住他们母子不合的实锤呢? 黎母伸出手,扣着黎潮的手腕,不让他跑。 黎潮感到不太舒服,已经有些眩晕想吐了。 黎母把人拉到话筒面前,而后柔声对记者们说:黎潮在这里,这是我唯一的亲生儿子。 陆迦林要的,不就是这个吗?黎母愿意承认这一点。 黎潮望着数不清的摄像头与话筒,有点紧张。 他不是没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可之前的镜头后面,都是单纯善良的小姑娘,纵使不喜欢自己,他也知道那些小姑娘都有自己喜欢的人,而喜欢本身,就是一种纯粹的力量。 与舞台上要面对的镜头相比,这些镜头和话筒显得相当冷漠。 有记者问:黎潮你好,请问你是什么时候知道你是黎家人的?这个消息对你的人生造成了什么影响?你为什么选择回到黎家,而不是留在之前收养你的家庭? 黎潮稍微低下头,眨了眨眼睛。 一个从上而下的镜头拍到了这一幕,黎潮的睫毛如同羽翼一样,轻轻盖住了眼神。 黎潮没有回答,有另外的记者抢着问道:黎潮你好,请问你和黎澄澈关系如何?你写作了《竟然》,为什么最后作为黎澄澈的原创作品报申? 黎潮说:《竟然》最开始只是我的日记而已,我不觉得它能拍出来。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把它拍成电影是不是正确的。它给我带来了很多改变。 黎潮想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