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的小驸马想和离[重生](GL)_分卷(8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88) (第2/3页)

心照顾常氏一番。
  而从都城一路出行的人马,从平原至交错河道,柳媚儿牵着大黑马看向那随行的岳月,才意识到原来黛姐姐说的部队竟然是岳家军。
  岳月哪里想到自己被升为西南将军,居然还要接受长公主这等小任务,心里多少有些不平。
  待十一月来到宜城,百姓们纷纷出来看热闹,地方官员亦准备酒席宴会犒劳将领官员。
  莺歌燕舞的宴会,柳媚儿警惕黛姐姐先前的话,自是对于周边一切都小心警惕。
  柳大人,您虽然在外是此次工程的监察主官,可要是做了对不起长公主的事,我这刀可不长眼啊。岳月心里本来就有怨,现下更是看柳驸马看的严。
  岳将军放心。柳媚儿看着从面前挥来的刀,心口还有些余惊。
  这位岳姑娘性子急,柳媚儿真怕她一下不稳,自己可就危险了。
  酒过三巡宴会散去,柳媚儿孤身回了房,一路奔波劳碌使得柳媚儿无心去想黛姐姐。
  可现下好不容易安稳下来,柳媚儿心间又想的紧,不由得叹了声。
  早前新都工程就已经筹备多年,现如今财力人力布齐,自然是早早的开工。
  而为了能够加快进程,柳媚儿同工部随行官员多次商议分段式建筑工事,一来可节省时间,二来人手也可最大化的安排。
  为了能够让百姓夜间安全做工,柳媚儿划分不同时日更换的轮换制,而且夜间提高部分银钱,这般在夜间加工,同时还能尽可能的减免百姓劳累过度而造成人员伤亡。
  古往今来为了修建王宫大都,从来都是数不尽的百姓伤亡数目。
  最初柳媚儿在古书看到时,还在想着为何时期要如此紧迫,现下才知其实官员们也是有苦说不出。
  但凡朝堂大臣们能够团结一致,工期也不会如此之赶,更何况柳媚儿还立下三年之约。
  从监工到粮食这些无不需要巨额银两,整个冬日里姜苌黛只收到过三封来自宜城的书信。
  其间无一不是陈述工程进府以及银额花费数目,完全没有她想念自己的半分言语。
  窗外大雪纷飞,姜苌黛无奈的望着案桌摆放的信,只得提笔以柳媚儿的文笔写下拨款的文书折子。
  自古以来工部行事户部拨款,最后银两一层层被官员们吞并,最终落到手中的不过百分之十。
  姜苌黛本来想派容悦黑甲军队专门护送银两,可转念又想或许这也是个好机会。
  那些儒生官员们想来一定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揽财机会。
  果然很快太子姜惠亲自批准工程银两,朝臣们对此多有议论,好在姜苌黛早就防范在前,特意将原先柳媚儿提的银两提高三倍。
  这样就算朝臣们再如何压低价格,最终朝堂还是能给出柳媚儿需要的银两。
  而整场早朝议论姜苌黛不曾主动发言半句,以至于太子姜惠都有些看不过去这些咄咄逼人的大臣们。
  虽然太子姜惠想要靠他们来揽权,可他们却有结党营私之嫌,三番四次的打压排挤姑姑的势力,这实在是太明目张胆。
  再来太子姜惠都担心姑姑若是被逼急了,兴许直接就将他们通通给抓了不可。
  所以太子姜惠在与朝臣们商议的数目之上又多给五百万两银子。
  当户部按照诏令拨款时,大臣们开始闻风而动,姜苌黛已经在悄悄地收紧手中编织的细网。
  可宋远山却觉得这事发生的太过平静了。
  大臣们如此唾唾逼人,长公主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实在太像去年武家伏法的宁静前夕。
  因着年底临近,长公主参与的宴会也多了些,时常会有与宋远山同宴的场合。
  听闻修建新都的银两户部已经拨款,今日已经陆续送出都城,长公主难道不担心这银子不够么?宋远山面色微醺的移近了些。
  姜苌黛望着宋远山话里有话,偏头看向他应:太傅,朝堂之上的事,当放在朝堂上议论,现在是饮酒作乐的宴会,自是该赏舞听曲才是。
  宋远山见长公主面色瞧不出什么情绪,猜想或许是不想提。
  长公主说的是。宋远山抬手招来下人,面色并未变化,这是阜国本土的名酒,长公主可否饮一杯?
  本宫乏了。姜苌黛并不想跟宋远山交浅言深,从他对媚儿落难密集就已经失去对他仅有的耐心。
  宋远山望着径直离去的长公主,只觉得有些不对劲。
  长公主待百官从来不会如此不耐烦,从前对自己或许算不上真情实意,可却不会如此公然无视。
  不少官员看热闹的望着,宋远山端起酒盏低低道:你今日不喝,将来有得是你求我的时候。
  现如今的姜国不是铁板一块,长公主她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