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节 (第2/2页)
燕舟加餐,也只能加个红薯。 徐燕舟道:“吃饱了,阿妙,我来接你回家。” 他们要随军住,军队到了宿州,他们也得住在宿州。 徐家安顿在一处离军营不远处的小院里,总共六间房,卢氏和徐幼薇住一块,李氏一间,徐燕南自己住一间。 搬过去的都是些衣服,像柜子这样的家具,只能留在将军府。 把新家收拾收拾,顾妙准备烧水梳洗早点休息,水还没有烧开,就有人来报。 “大将军,城内的百姓都守在城守府门口,手里还拿着东西,您快过去看看。” 顾妙心中一紧。 两军交战,苦的是百姓。 百姓或许在生气,为什么曾经镇守边关的大将反了,哪怕贴了顾承霖他们的证词,也会有人没看见。 百姓是来质问吗。 顾妙道:“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柴刀还是镐头,千万别伤了人。 报信的人挠了挠头,“……有人提着一篮子红鸡蛋,有人拿了一条腊肉,还有人提着点心……其他的小人没仔细看。” 顾妙怔了怔,她看了眼徐燕舟,道:“……夫君,我们过去看看。” 百姓不知道去哪里找徐燕舟,只能堵在城守门口。 宿州城守被抓,大将军兴许住进城守府,守在这儿准没错。 百姓们带着东西,等着送给徐燕舟。 宿州百姓是不一样的,当初战火连绵,宿州人不堪其苦,是徐燕舟领兵把突厥打走,攻下云城。 让宿州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现在宿州被攻破,他们就是俘虏,身为俘虏,不得交上去点东西嘛。 自家攒的好东西全都拿出来,鸡蛋染成红色,看着就喜庆。 红糖用油纸包上,这年头家里还剩的菜干腊肉全都带着。 没什么好东西,粮食总有吧,没有大米白面,可以拿半袋子高粱面。 一个个挎着篮子背着袋子,翘首张望,都盼着徐燕舟出来。 不知谁说了句“大将军来了!” 这些人就主动往两边靠,给中间让了条路。 顾妙现在徐燕舟旁边,看着这些人手里拿的东西,当真是什么都有。 徐燕舟道:“大家先回去,东西也都拿回去。” “那大将军保重身体,和将军夫人白头偕老举案齐眉!” 人回去行,东西不行。 本来就是送东西来的,一听这话,全把东西给放下了,一会儿功夫,人都跑没影了。 地上有鸡蛋,有肉,还有粮食。 全是他们攒下来的。 可一定要打胜仗,一定要赢。 到时候一定要让百姓吃大米白面,吃鸡蛋吃肉。 徐燕舟心情沉重,“这些登记在册,先充当军饷……” 他们缺粮,加上宿州的粮仓,也不够军饷,把这些全记在心里,以后回报他们。 粮食加起来有八百多斤,鸡蛋也有二百多个,肉和菜能放,就省着吃。 还有一个多月就春种了,这一个多月,要盖暖棚,种菜。 现在豆腐用的多,剩的豆渣也多,可以多养几只猪。 刘伟湛得到准许,立马去附近村子里抱猪崽去了,一只猪崽一两五钱银子,他买了三十只,连夜在宿州城外盖了个猪圈,让三十只猪在那里安家。 算算已经多有五十只猪了。 原来的二十只健壮的很,下了一场雨也没生病,上膘也快,等长到一百多斤就能出栏。 这个时候正有小鸡崽,没有肉,鸡蛋也算个荤菜,刘伟湛直接抓了六十只鸡仔,还有二十多只下蛋的母鸡。 等以后钱多了,粮食多了,猪也会越来越多。 刘伟湛可算体会到了有钱的快乐,宿州都这么有钱,那国库里,得有多少银子呀。 宿州城破,战败的消息传到盛京。 镇远侯退兵到襄阳,紧闭城门,严防死守。 一夜之间,大楚丢了三座城。 周宁琛坐在龙椅上,看着传回来的战信,浑身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