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节 (第2/2页)
檐下,就能存放好久。 大家把鱼腌好,就剩一半鲜鱼了,顾妙想做顿鱼丸面吃。 八万将士,吃别的不解馋不顶饿,这两天天一直阴沉沉的,吃顿热乎的面条正好驱散湿气。 鱼肉捣成细腻的鱼蓉,河里的鱼鲜,只加盐提味就行,淡粉色的鱼蓉在一个大盆里,厨娘们就用小勺子剜出一个个圆润的鱼丸。 鱼丸放进滚水里,然后变得奶白浮上来。 面板上是大团大团的面,软的很,面团一拉一扯,几十个厨娘在这儿拉面,好快些煮快些吃。 一边煮鱼丸,一边炖鱼汤,剔除鱼肉的鱼骨放进排骨汤里炖,大锅大火,把鱼骨头多的酥软,这些鱼骨头捣碎拌在麦麸里,喂给鸡鸭。 他们总共买了五十多只鸡,四十几只鸭,还有二十只大白鹅,分别关在窝棚里,扑棱着翅膀抢食吃, 鸡和鸭都是宝贝,能下蛋,等大了不下蛋了还可以吃肉,江二又填了一瓢食,“别抢别抢,都有。” 鸡鸭要喂,挖的池子里的鱼也要喂,刘伟湛往池子里撒了河草,然后招呼江二他们回去,“快点,我好像闻到香味儿了……” 江一看看大白鹅,心里熨贴地很,“也好久没吃面了,当初在云城牢房可没少吃酸汤面。” 一碗面条,少是少了点,可上面有肉,大片大片的卤肉。 江二咽了咽口水,鄙夷道:“真不知道进牢房有什么可怀念的。” 身为朱雀卫,被抓还不够丢人的。 江一:“后来就出来了,下地干活,在城外开荒,每天都有好吃的。” 那个时候也没想起兵,有钱就吃肉,炖一大锅,那叫一个香。 江二一想起当时江一他们在云城吃香的喝辣的,剩下的几个兄弟却要被皇上猜忌,每天监视大臣要么在树上,要么在房顶上,没睡过一顿正觉得,没吃过一顿热饭,气就不打一处来。 江二抬起脚,差点把江一踹到鱼塘里。 刘伟湛皱着眉把两人分开,“多大人了还闹,烦不烦,江三他们有消息吗?” 一路打过来,各地都得留人。 大多是原来城守驻守,就像宁州一切事物,都是张先言督办。 江三等人奉命监察。 江一道:“没什么大事,明月楼的大娘带了个女人去岭南找夫人,也不肯说什么事,让江三给关起来了。” 刘伟湛:“关起来了?怎么这么不懂怜香惜玉。” 江一:“怜香惜玉?将军只会说关的好,什么事都来烦夫人,只会占用夫人赚钱做菜的时间!” “关几天就老实了。”江二道:“你舍不得,自己去求夫人,兴许夫人一高兴,聘礼都给你备好。” 刘伟湛:“………江大哥江二哥,咱们回去吧,面该坨了。” 大碗面上面三颗鱼丸,还铺着嫩生生的青菜叶,将士们捧着碗,大口吃面,有人还放了一大勺辣椒油。 攻下豫州,马上就打到盛京了,他们一路打过来,士气高涨,只待乘胜追击,攻破皇城,生擒了周宁琛,改朝换代。 这些将士,有的是从云城跟过来的,有的是战俘,重新编制入营。 自从参军起,他们就为国生为国死,或许有一天,他们会死在战场上,死在羌族的刀剑下,戍边卫国,英魂永驻。 谁能想到,会死在大楚皇帝的轨迹里,一万多将士的尸骨全埋在黄沙之下,他们拼死护着徐燕舟逃出来,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看见大楚皇帝摔下龙椅。 徐燕舟和将领草草吃完,继续看徐州城防图。 “那日大雨,楚皇跌下马去,也不知现在如何。大将军,依末将看,改乘胜追击,直捣皇城。” 徐燕舟也有此意,现在士气正好,最宜攻城,“徐州境况如何?” 楚淮道:“大乱。” 豫州城破,徐州百姓心惊胆战,有不少人往南逃难去了。 还有一些人,留在家里,闭门不出,怕被战火连累。 周宁琛现在也是自顾不暇,一面要管军营,一面还要顾忌盛京。 从前大楚鼎盛,王爵富贵,到了这个时候,皆是顾着自己。 楚淮面带嘲讽,“如今太后监国,不少世家去了江南避暑。楚皇下令封城严查,誓要与盛京共存亡。” 周宁琛受伤,机会千载难逢,徐燕舟道:“整兵,明早攻城。” 次日。 天阴沉沉的,乌云不知叠了几层。 周宁琛看着外面的天色,有些不满,“褚大人,真的不会下雨吗?” 火雷器已经运送到军营了,十五台火雷器,两百多个火雷,定能把豫州夷为平地。 只不过,这天始终让周宁琛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