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1/2页)
第21章 被欺负了 “汐丫头,汐丫头——” 正月初一,各房人一早来陪老夫人祭天酬神,迎接新年。 闹到傍晚方歇,夕阳衔山,人做鸟散。 罗氏喊了好几声不听回应,忙追上去,拽住游游荡荡的人的胳膊:“嗐,汐丫头,叫你呢,怎么不应我一声,一整天魂不守舍的。” 宁汐看了来人一眼,动了动嘴唇:“三婶。” “诶,新春吉祥,这是三婶赏你的。”罗氏抓了一把喜糖塞她手里。 陡然,混合在饴糖中间有一支硬物扎到她的手心,宁汐低头看去,是一支金镶玉的簪子,她往回推:“三婶,我不能收这贵重的礼物。” “客气啥,妙儿也有,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们都是三婶疼爱的晚辈。”罗氏非塞给她不可。 心不在焉的宁汐脱口道了句:“手心肉比手背肉多,还是留给宁妙吧。” “呃,”罗氏噎了会:“给你就收下,这孩子。” 强势刷了一波好感,罗氏拉着宁汐到抄手游廊下坐下,笑眯眯的打听:“汐儿,你可听过风湿痹症?” 宁汐目光直视前方的苍翠芭蕉叶,点了点头:“曾经在农庄,住在我隔壁的梁婶子得过这病,轻微中风躺在床上,我每日给她炖滋补的白花蛇汤,亲自照料过。” 罗氏眼珠急转:“噢?这么说来你会医这病。” “不,是我师父治的,”宁汐:“三婶得了这病吗,你可以去找其它的大夫,我资历尚浅,不敢贻误您的病情。” 罗氏全然无视后面的话,戴高帽道:“你这孩子谦虚个啥,你刚不是说,什、什么蛇汤的,不就是药方子吗。” 宁汐摇头:“这是药膳,只能用来辅助梁婶子的病情。药方是我师父开的,我于这方面并不精通,三婶若患了病症,还是找别人问问看吧。” 罗氏不依不饶:“等等,那蛇汤,你舍得把方子给婶子吗?” “谈不上舍得不舍得,这个寻常医者都晓得,三婶还是看过大夫,听大夫的意见比较好。”宁汐中肯建议道。 罗氏不乐意了:“瞧你,问你点事儿,总推给大夫做什么。没个大夫的方式不一样,不然咋混饭吃。你那个蛇汤,就没添点特殊的东西?” 宁汐想说没有,又怕罗氏问个没完没了:“我把药膳的食材和做法写给三婶就是了。” 罗氏笑眯眯的点了头,随她去趟杏林居书写方子。 方子到手了,罗氏还不满足。打从听到梁婶子这个名字,她心里就涌现了一个想法。 翌日清早,罗氏命下人备了二两好酒一扇猪肉,套了车去趟宁汐住过的农庄。 折腾一天下来,罗氏发髻蓬乱的回府,却面带笑容:“妙儿,猜娘打听到了什么。” 宁妙给亲自斟茶,噘嘴道:“我哪知道啊,您一天不见人影,连去哪我都不知道。” 罗氏啜了口雪峰毛尖茶润嗓,方道:“有个姓梁的妇人,她得风湿痹症半瘫在床上,得宁汐照料过,人家现在能走路干活,病全好了。” 宁妙翻了个白眼:“您想说什么,炫耀宁汐的医术吗。” “她有啥医术,”罗氏压低声:“我打听过了,梁婶子的病,是后来又看过几名大夫调理好的。” “那又怎么?”宁妙疑惑不解。 “你等着瞧好戏吧。” 正月初五,老夫人带着府上女眷,隆重着装,应安阳王妃的邀请出席梨园。 没错,上次萧去病给的戏票,是开年大戏沉香救母,戏票一直还没用上呢。 宁鸾和朱周德的丑事刚过去不久,这会子跟皇家的人多多接触,能增添伯府的光彩,老夫人势必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头两天就打点好一切,给各房女眷做好新衣裳,到了初五这一日,两两乘一顶青帷流苏马车,浩浩荡荡的出发梨园。 台子还没搭好,到了梨园,安阳王妃请大家去二楼雅间叙话。 宁汐规规矩矩跟在徐氏身边,目不斜视,没注意到罗氏身边跟着一个不是府中丫鬟的荆钗布裙打扮的妇人。 雅间里,沉水香烟气袅袅,王妃跟世子已早到场。 宽大逶迤的绣牡丹挑线宫庄铺撒地毯,安阳王妃神情透着一点裨睨疏淡,气度端的雍容靡贵。 众人进屋刹那瞥了眼,其锋芒不敢久视,匆匆垂头敛目。 老夫人带领上前,拄着鹤杖半屈膝:“老身参见王妃和世子。” “岂敢当,老夫人请起。”修身玉立的萧去病站出来,回敬了一个晚辈礼。 安阳王妃打量徐氏身旁的小姑娘半天,从头发丝到绣花鞋尖。 这位想必就是令她儿子魂不守舍的姑娘,宁汐了吧。 正因这个,她才单独点了永宁伯府一家过来相见。 好生端详了半刻钟,安阳王妃方慵懒吐音:“起吧,都坐下说话。” 没寒暄上两句,罗氏急不可耐的插话:“王妃的病好些了吧?” “罗氏。”老夫人瞪了三儿媳一眼。 “媳妇也是关心王妃,怕王妃遭罪,有好的治病法子,不敢藏私。”罗氏道。 安阳王妃面色几不可察的变化了一下,随即笑起:“不知你是怎么知道我得病的。” “我、看出来的呀,早些年,我也有王妃你这个病,哎哟,这个病要是不小心,很容易瘫在床上的,可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