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2节 (第2/2页)
谁又能斩获九鼎。 ??双方势均力敌,苍凉的号角声中,大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第三百一十八章 出乎预料 ??太元八年,七月底, 桓冲率大军由水路进发, 先下汝阴, 再攻新蔡。 ??汝阴之战,桓冲指挥若定, 刘牢之一马当先,摧枯拉朽一般,拿下汝阴郡城。 ??大军在汝水登岸, 却是遇上严阵以待的新蔡守军。 ??秦军以骑兵为主, 更擅陆战。 ??桓汉军队水陆并举, 武车上岸,挡住飞来的箭矢。 ??船上架有床弩, 每次放弦, 都有巨声呼啸而过。且有遇火既燃, 可发爆响之物, 让秦军“大开眼界”。 ??逢战,武车挡板升起, 船头张开巨弩, 投石器抛出断木, 中间夹杂着漆黑的陶罐。 ??罐口藏有火信, 落在秦军阵前, 接连炸响,腾起一阵黑烟。 ??爆响一声接着一声,黑烟连接成片, 秦军再是勇猛,无惧生死,奈何阵前惊马,出现瞬间的混乱。 ??汉军抓准时机,以步卒列阵,跳荡兵为先,左右武车相护,呐喊着冲向秦军。 ??值得一提的是,汉军阵中少去部分竹枪,多出长过六尺、一头楔满木刺的木棍。乍一看,活似加长版的狼牙棒。 ??冲阵时,步卒压低身形,木棍横扫。马腿凡被扫到,俱应声而断。 ??新蔡太守出身西河,久经沙场,见此情形,立刻意识到不妙。当即令人击鼓换阵,秦兵让开阵前,放汉兵冲入。 ??战场被浓烟笼罩。 ??鼓声中,失去战马的秦兵集结起来,同汉兵步战。 ??双方绞杀在一起,难分彼此。为免误伤,箭矢变得稀疏,汉军的武车和床弩再发挥不出更大作用。 ??“杀!” ??计策生效,新蔡太守跃身上马,手持一杆马槊,冲向阵中汉军。 ??见太守临战,秦兵顿时精神大振。牢牢牵制阵中汉军,重新组织起骑兵,猛攻较为薄弱的汉军右翼。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 ??战斗之初,汉军占尽优势。新蔡太守凭借战场经验,以个人勇武,硬生生扭转不利,率不足八千的守军,和几万汉军战得旗鼓相当。 ??“击鼓。” ??桓冲立于大纛之下,举千力镜观望,发现新蔡太守所在,当即给部将下令。 ??鼓声变换,汉军的攻势愈发猛烈。 ??新蔡太守左冲右杀,迎面遇上刘牢之,马槊和长枪猛烈撞击,当当数声,火花四溅,可谓势均力敌。 ??就在这时,郡城方向突然升起一股浓烟。 ??紧接着,有喊杀声从身后出现。 ??新蔡太守顿时大惊,被刘牢之抓住机会,一枪挑飞马槊,扫落马下。 ??“禀大都督,郡城已下!” ??一员武将飞驰而来,向桓冲禀报战况。 ??来者银甲银枪,面容俊朗,英姿勃发。 ??不是旁人,正是笛声江左第一的桓伊! ??桓容初见这位族兄,以为他是不折不扣的文人。 ??哪里想到,这位性情谦逊、气质儒雅的桓叔夏,实是少有武才。刚刚及冠就为大司马参军,更曾随大军出征,立下赫赫战功。 ??战前,桓冲命刘牢之阵前迎敌,西中郎将桓伊和辅国将军谢琰在他处上岸,绕过出战的守军,奔袭郡城。 ??新蔡太守本欲将汉军拦于河上,哪里料到,自己领兵出战,恰恰落入汉军圈套。 ??大半兵力被牵制,郡城转瞬被下。 ??城内守军拼死鏖战,终抵挡不住汉军猛烈攻势。兼城内有人响应,于战事最激烈时打开城门,迎汉军入内,本就陷入困境的守军登时大乱。 ??主簿和主记室亲上城头,门下贼曹及议生等率青壮力战,仍挡不住如潮水般的汉军。 ??城门被破,汉军不断涌入。 ??守军逐渐力竭,一个接一个倒下。 ??新蔡主簿浑身染血,身边部曲十不存一。遇桓伊登上城头,劝其投向桓汉,仅是摇了摇头,表情十分平静,既没有大骂汉军,也没有悲哭国运。 ??“素闻桓汉天子仁德,爱惜百姓。两国交战,百姓无辜,万请将军怜惜苍生,莫要行屠城之举。” ??得桓伊允诺,主簿放下长刀,整肃衣冠,面长安方向而拜。 ??“我乃秦臣,历代先祖皆效忠于秦氏。今食君禄,不能守城退敌,有负君王所托,唯一死以谢厚恩。” ??“望将军信守承诺!” ??话落,主簿飞身跃下城头,摔落于城门前,当场气绝身亡。 ??“收敛义士,厚葬。”